查看原文
其他

【长城人物】八达岭关城规划师——吴一贯


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、最具代表性、最早向游人开放的地段,地势险要,城关坚固,史称天下九塞之一。由于八达岭长城地处拱卫京师,守卫皇陵的重要位置,明朝非常重视它的修筑,从弘治到天启前后达一百多年的时间,最终形成了城关相连、墩堡相望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。



在修建八达岭长城过程中,有这样一个人,值得我们深刻去缅怀,那就是吴一贯。《明史·孝宗纪》弘治十七年(1504)秋七月癸,“工部侍郎李燧、大理少卿吴一贯、通政司参议丛兰分道经略边塞。《延庆卫志略》书中这样记载:八达岭城为明孝宗弘治十七年(1504)经略边务大理寺卿吴一贯规化创修,城上跨东西两山,下当两山之冲,除建八达岭城外,还有六百六十丈边墙。



吴一贯(1455-1512),字道夫,明潮州府海阳县上莆都(今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水美村)人。明成化十七年(1481年)中进士,最初任江西上高县知县,因为他做事勤谨,廉洁自律,兴办学馆,惩治贪官,成绩显著,于是提升为御史。明孝宗弘治年间,他又先后任浙江、福建按察使,后又升任大理寺右丞。在任期间,吴一贯为官清正廉明,赈灾济困。他多次深入灾区,事必亲躬,关心民众疾苦,深受各处灾民爱戴,所到之处生活安定,秩序井然。




弘治十七年(1504年),吴一贯奉命经略边务,在任大理寺右少卿之职时,规划创建了八达岭关城。据《西关志•居庸关》卷一《城池》记载,“八达岭在关北三十里,其城上跨东西两山下当两山之冲。高二丈五尺,厚一丈,长六百八十丈。南北城门城楼二座,敌楼二座,城铺二间,护城东山平胡墩一座,西山御戎墩一座。弘治甲子秋七月,经略边务大理寺右少卿吴一贯规划创立,逾年告成。至今每遇春秋,守关者率兵於城外挑掘偏坡,壕堑以防虏寇。隆庆卫地方,外口尤为紧要,失此不守,则居庸不可保矣。”



关城位于八达岭长城关口处,原为古道关口,今是与长城连为一体的景观。史称居庸关北口,与南口相对,为居庸关门户。明弘治十七年(1504年),经略边务大理寺右少卿吴一贯规划创修八达岭关城,副总兵纪广负责督造,于次年告成。关城墩台高大厚实,平面为东窄西宽的梯形。关城设东、西关门,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,上部砌大城砖。关城顶部为长方形城台,长20.58米、宽14.89米,面积306.43平方米,四面筑宇墙垛口,放置架炮抬弩。城台两侧30~40米处,各建敌楼1座,以墙连通,与关城构成掎角之势。



关城下方城门洞顶砖石券门,宽3.9米,高5.06米。城门洞上,古时安装大的双扇木门,门面铆钉嵌铁皮、门内安装有杠顶柱和锁闩,平时,大门敞开,行人商旅自由出入;战时城门紧闭,严实坚固。一旦发出反击号令,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。门洞地面咫尺之间,属两个水系的分水点。门外水流向妫川入永定河,门内则为温榆河的尽头,入北运河。



此后,关城得到多次重修加固。“关”包含着两重意义,它既是一道分隔线,又是一个融汇点。我们今天见到的关城是新中国成立后加以修复的,南门门额上书“居庸外镇”,北门门额上书“北门锁钥”,都是明朝人所写的,这八个字道出了关城险要的地理位置,“失此不守,则居庸不可保矣”。



吴一贯一生正直无私,清正廉明,深受人们热爱,是创修八达岭关城的英雄,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八达岭关城规划师——吴一贯。


文字:北京延庆明代长城研究、八达岭特区志、明史、网络编辑:周密
图片:陆军、网络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